新华财经北京电近日在线官网配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CIFF)在上海外滩W酒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政府、学者和业界精英就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合作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金融科技国产化创新成为最大的焦点和热点。
金融科技创新是未来金融强国的重大议题。没有创新的金融科技是无源之水,而基础软件的国产化创新在金融领域剧烈变化的当下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对此,深耕银行科技领域20多年的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安京表示,软件的国产化和国际化与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密切相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业数字化发展要控制好节奏。
王安京提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信息产品基本是在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国产化的难度大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信息产品和技术的核心基本上都来自欧美国家。虽然近几年国产化替代突飞猛进,在应用技术和应用产品上,有些甚至已经逐渐领先于欧美国家,但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上,仍然依赖欧美国家。数字技术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国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进步,对促进和保障国内数字金融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他指出,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国产数据库能够异军突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内人士的共识。数据库是基础软件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数据库软件大多是基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开源软件和开源数据库做的国产化。仅靠国外开源软件的国产化实际上是很难保证国家安全的,尤其是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上,如果仅以国外的基础软件开源数据库推进国产化替代,长久来看有可能埋下重要的安全隐患。
中国需要自己掌控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中国品牌的交易数据库,尤其金融交易数据库不是开源数据库的国产化那样简单。在金融行业要想做出自己的行业数据库品牌,不仅需要有大型数据库落地部署的技术实力,更需要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科蓝软件在金融行业深耕20余年,拥有5000人左右的金融应用技术开发团队,同时拥有完全自主的数据库知识产权,这种独特性让该公司成为这个领域众多大厂的合作伙伴。比如,华为的高斯数据库,腾讯的TD数据库,蚂蚁的OceanBase数据库在银行的早期版本进入银行应用中,科蓝公司的银行技术应用团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提到银行金融数据库应用,王安京表示,银行金融数据库的成熟度、可靠性、严谨性是最高的,对金融行业来说生命攸关。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数据库实施团队具有丰富的金融交易系统实战经验,金融行业交易型数据库的应用需要深入理解业务之后才能安全部署。如果不懂行业和业务,即使技术先进也很难成为金融行业通用的数据库产品。因此,基础软件国产化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还没有开源软件,都是商业版软件,后来有了开源数据库。国内市场上几乎一半都是用开源软件做国产化,有些开源版本其实用的是美国商业版数据库。
对此,王安京认为,尽管这些开源软件做了一定的升级改造,但它的基础架构和基础内核还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来说,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科蓝正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联合研究院,基础软件数据库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产学研合作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举措。
最后在线官网配资,王安京表示,基础软件的国产化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和行业产业磨合的过程。五年时间可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而基础软件与核心芯片要有大的突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